close
新年到了,給自己四件人生修養的課題來努力:不遷怒、不藏私、不諉責、不貳過。
梁啟超曾於敬業與樂業一文中說明,苦樂全在主觀的心,不在客觀的事。因此隨時保持心境的愉快乃亟力想達成的目標,正如「不因物喜,不因己悲」,客觀地對待身邊的任何一件事,並保持快樂的心情,希望自己能做到笑口常開、笑臉迎人的境界─不遷怒。
宋朝蘇洵在《衡論.遠慮》一文曾說:知無不言,言無不盡,百人譽之不加密,百人毀之不加疏。身為分享狂的P君,遇到自己剛好擅長的領域,實在常常熱心過頭,誠意和熱忱都把求問者給嚇一跳。想到小時候求學生涯,相信我說我從小一到高三都當過專職的數學小老師,每節下課來問我數學的比去問數學老師的還要多,應該沒有人會去懷疑!不過我說我還當過英文小老師,相信大家都會說我在胡扯吧,一個連二十六個字母都背不太完整、前幾天還把exchange誤以為是零錢的人竟然高二當過英文小老師,建國小中的英文程度實在太差了吧?高二的那一年是在驚奇中成長,並不全然是因為多采多姿的社團經驗,而是每天醒來都很難相信自己被推舉的事實,每周的晨考更是爆笑百出,在此就不多提糗事了...。我只是認為能分享自己的知識是種利人利己的善行,再舉另一個顯著的事實,我在當兵時才開始碰電腦,大學生活是在電腦零知識下虛度,記得大二還曾被忽然跳出的A槽磁碟給嚇一跳,有一陣子一直認為電腦這種小丸意跟我有什麼關係,和現在的我相比,箇中成長實難以言喻,我儼然成為身旁好友的資源分享團,因為各式資源我一律珍藏,並將其分類到鉅細靡遺的程度,朋友要求什麼檔,幾乎可以說有求必應...。這點小小的熱忱也希望能在明年繼續維持─不藏私。
《論語.學而》:「吾日三省吾身-為人謀而不忠乎?與朋友交而不信乎?傳不習乎?」凡事先高度自我要求,不推諉塞責,要做到問心無愧的境界。將眾人的事視為己責,在我身邊比較明顯的例子是整理班上的通訊錄,常常在聚會場合聽到,如果有人來整理通訊錄給大家,那該有多好,然後隨口說別班都怎樣怎樣...,我當時就一直在想,咦!這點很難嗎?不過就打打字排排版吧,只是正如共有資源在無定義使用者權限時,大家總是過度開發,搭便車的心態實言確為常理,因此我自做主張地將之攬為自己的義務之一,並視此為高度殊榮,其實也得感謝大家的配合啦,有連絡方式或近況想要更改,都會想到先通知我,通訊錄這種資訊是備用的,其實私下比較熟的,或許聯絡管道都不止於所揭露事項,只是想說忽有急事求問,不必再去尋找其他管道,幫大家在百忙中節省時間。做人處事亦如是,希望自己能做到嚴以律己,寬以待人的境界─不諉責。
子曰:君子不重則不威;學則不固;主忠信;無友不如己者;過則勿憚改。有人指責自己的過錯時要虛心,要有聞過則喜的態度,那表示旁人不希望你沈淪,希望你日以精進,所以才會提出告誡,當然千萬不要聽過就算了,得過且過,那就不會有心靈上的成長了,這點大概算最苛的要求,不過還是希望自己努力達成─不貳過。
警語以三字一組的方式,並分別以一聲二聲三聲四聲漸進,純方便記憶,與諸好友共勉之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